专题专栏

最美教师张冀瑶:春风化雨,用心教书更育人

撰稿人:佚名    供稿单位:公共教学部    发布时间:2024/9/8 阅读[0]次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校开展2024年度“最美教师”“师德建设先进集体”事迹系列宣传活动。本期推出“最美教师”张冀瑶。

张冀瑶,中共党员,公共教学部教师,本、硕均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主要讲授《大学美育》《中国古代音乐欣赏》《电子钢琴演奏入门》等课程。作为大连市优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她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严格要求自己,在教研、科研方面均取得优异成绩。

一、甘为人梯,用爱倾注真情

张冀瑶对待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有一次,张冀瑶发现一个在角落里偷偷哭泣的学生,后来才知道她是在思念已经去世的父母。了解情况后,张冀瑶登门拜访开导她,与其亲属谈心,及时纾解她生活中和学习上面对的困难;得知她没有厚衣服,张冀瑶自掏腰包,利用午休时间为她购置了可以过冬的厚棉服。在张冀瑶的用心关怀下,该学生变得积极开朗,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

曾经作为学校的“最美教官”,军训时她要求严格,休息时对学生关怀备至;曾作为辅导员的她早出晚归,查课、查寝,教学楼里、学生的宿舍里遍布她的脚印,厚厚的辅导员谈话记录本里饱含着她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关爱。察觉到学生不在学习状态,她会不断与学生和家长沟通;无论何时遇到突发事件,她都会冲在第一线,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此外,每逢节日,张冀瑶都会为她的学生们准备礼物,端午节的鸭蛋和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入冬时的饺子、过生日时的蛋糕……这些都让她的“孩子们”感受到了“母爱”和学校给予的温暖。


二、爱岗敬业,坚守教育教学第一线

对待教学,她不断创新、精益求精。在课堂上,她注重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在她的引导下,学生在结课时能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创作出一段段优美旋律,合奏出一首首美妙动听的钢琴曲,对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作为教师,她能够“以赛促教”,她的教学课件在辽宁省教育厅举办的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中获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2021年公共教学部第一届教学大赛三等奖、2023年公共教学部第一届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大赛二等奖、2023年公共教学部第一届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二等奖、大连财经学院第一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教学设计创新奖、2024年大连财经学院诵读比赛三等奖。

张冀瑶注重创新思维和创业教育,指导学生获得“创青春”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大赛辽宁省铜奖两项、大连财经学院校级大创项目结题一项、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获辽宁省三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校级赛一等奖、辽宁省融媒体主持人大赛三等奖。她还是“中华会计网校杯”全国校园财会大赛决赛优秀指导教师。


三、孜孜不倦,提升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张冀瑶时刻不忘党员教师的先进性,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更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不忘教学科研的相互转化。自参加工作以来,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辽宁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1项,参与大连市社科院课题项目2项、校级课题1项,在大连市第二届“银沙滩论坛”上发言,参与编写的论文在大连市第一届“银沙滩论坛”中获奖,在大连市第二届“银沙滩论坛”中被收入论文集中。

作为一名音乐制作人,张冀瑶为大连财经学院创作了《爱在大财》《大财军歌》《我在大连财经学院等着你》等歌曲,并不断学习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2022年,她的原创歌曲《追梦路上》在辽宁省“喜迎二十大放歌新时代”歌曲创作暨征集评选活动中获奖;《李婶的外号》在2023年12月大连市“乐韵新声·青年作曲家作品音乐会”活动中公演;《大学生村官真叫帅》被“学习强国”收录,并收获超过48万次的播放量。

张冀瑶的科研能力、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亦得到了领导的认可,被评为大连财经学院2016年度“最美教官”,2017-2018年度大连市优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2018年度“征兵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大连财经学院“三八红旗手”,2023年大连财经学院“先进工作者”。


“教书育人,教好书是本分,育好人是责任。”这是张冀瑶一直信奉的一句话。她坚持用教育家精神激励自己,坚持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秉持勤学笃行、求实创新的躬耕态度,不断践行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追求。张冀瑶会带着不改的初心继续前行,为教育事业再创佳绩,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