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公共教学部:铸就师德丰碑,引领教育风尚

撰稿人:佚名    供稿单位:公共教学部    发布时间:2024/9/11 阅读[0]次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校开展2024年度“最美教师”“师德建设先进集体”事迹系列宣传活动。本期推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公共教学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公共教学部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致力于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这里汇聚了一群热爱教育、无私奉献的教师,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品德成长的引路人,始终不遗余力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教学管理服务。

一、师德融入日常,模范引领前行

在公共教学部,师德师风建设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进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通过定期举行师德师风教育培训,认真组织学习理论知识和教育政策法规,积极开展师德宣誓、签订师德承诺书、师德交流宣讲、警示教育、主题演讲比赛、“师德标兵”评选、师德突出问题整治等师德主题系列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强化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服务社会,做遵守师德师风的模范。同时,建立健全师德考核评价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评聘、晋升的重要依据,确保每位教师都能成为学生心中的道德楷模。此外,公共教学部还积极倡导“爱心、耐心、责任心”的“三心”教育理念,鼓励教师用爱心温暖学生,用耐心引导学生,用责任心成就学生。


二、三心育桃李,师德显光辉

公共教学部全体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和诚恳的态度投入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用爱心和责任诠释师者的魅力和担当。他们在学术上追求卓越,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共同面对教育教学中的挑战与困难。同时,在推动劳动、环境与文化育人深度融合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师德先进引领作用。通过组织以“阳春三月承古礼,十亩之间始籍田”为主题的开耕仪式,激发学生劳动精神。此外公共教学部还深入探索非遗文化的传承,从邀请青年唢呐艺术家开展实践教学,到举办剪纸、面塑等非遗技艺的工作坊活动,再到《论语》读书分享会与美育浸润校园举行艺术实践实训课程教学成果展演活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与文化自信,还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尤为突出的是,由公共教学部教师团队组成的“美育浸润行动”小组深入小学,将特色课程带给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有效构建了高校与基础教育协同育人的桥梁。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彰显了教师们在立德树人中的卓越贡献,更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树立了师德师风的光辉典范。


三、师德铸基石,教师展风采

公共教学部以其高尚的师德风范以及深厚的专业素养,构建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有影响力的教师团队,并形成了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力量。这支团队中有一名省级教学名师和三名校级教学名师,她们在教学一线深耕细作,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深受学生爱戴与同行尊敬。团队中也不乏“最美教师”的身影,有三位教师以其无私奉献、关爱学生的高尚情操,赢得了师生的广泛赞誉,她们是校园中最温暖人心的存在。同时,19名党员教师作为团队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崇高的职业精神,为团队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其中有五名教师获“校园先锋示范岗”,这些岗位上的教师不仅是教学上的佼佼者,更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排头兵,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激励着更多教师追求卓越、勇攀高峰。


四、教师能力显成效,荣誉满载促发展

优秀的师德必须建立在扎实的专业能力之上,因此公共教学部高度重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通过举办教学技能大赛、教学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之间形成互助互学的良好氛围,共同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公共教学部2023-2024学年在省级教学竞赛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2项,校级教学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1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项,师德师风演讲大赛三等奖1项,并荣获大连财经学院“校园先锋示范岗(集体)”。这些荣誉的取得不仅是对教师个人师德修养的肯定,也是对整个教师团队师德师风建设的认可。同时,教师团队引领学生在多项学科及才艺竞赛中大放异彩,成果斐然,在亚太区、国际及区域赛事中均获佳绩。这些荣誉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晶,全体教师凝心聚力,助推公共教学部的高质量发展,教师们用汗水和智慧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未来的征途中,公共教学部将继续站在时代的前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变化,继续秉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和感化学生,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